close
Langdon Winner

為STS的大師級人物之一,此次受他的學生,世新大學陳信行教授之邀,來台訪問。其中三場演講,第一場是本週二早上在台大,第二場是昨天晚上在世新,第三場是今天中午在清大。我參加了第一場和第三場。

以下是陳信行教授撰寫的Langdon Winner簡介:

「Langdon Winner是國際知名技術政治哲學家,也是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領域的創始者之一。目前擔任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STS學系教授以及校級Thomas P. Phelan講座教授。

他於1960年代就讀於柏克萊政治系、政治所,主攻古典政治哲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在他同代的美國批判政治哲學論者一面倒地吸取從批判理論到後結構主義等頂尖歐陸思潮時,Winner 選擇一種可說是「本土路線」的治學風格,從美國社會史中的各種論述與現象吸取養分,從而發現「技術」是美國政治傳統的關鍵課題。這使他與同時代其他領域關注科學與技術問題的學者合流,共同打造了STS領域。他於1980年發表的論文〈技術物有政治性嗎?〉(“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被認為是當代技術研究(Technology Studies) 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Winner於1990-1992擔任Society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會長,歷年來並擔任過許多專業組織的幹部職位。他長年筆耕不輟,除了大量學術著作外,於MIT出版的Technology Review上維持著專欄寫作,並時常於其他非專業的報章雜誌發表政治哲學與技術哲學的評論,也時常就科技與社會的議題接受媒體訪問或於美國國會聽證會擔任專家證人,是STS領域中的公共知識份子典型之一。

Winner於1990年代中開始與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工學院與建築學院同事們合作發展「設計研究」的教學與實踐,試圖把STS知識與實際的工程實踐結合。目前已建立 Center for Cultural Design 作為設計研究的核心機構。

學術生活之外,Langdon Winner 近年來熱心以公民(而非專家)身份投身哈德遜河谷的環保運動。他同時是著名搖滾樂評論人,1970年代初曾任職 Rolling Stone 雜誌,目前在樂評方面依然撰述不輟。

此次Langdon Winner應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邀請來台講學,並應邀在台大INSIGHT中心針對工程與社會實踐的議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圓桌論壇,與台灣的工程界、設計界、社會學、STS研究進行實質的跨領域激盪,精彩可期,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第一場在台大的演講題目為「工程渴望社會:STS的行動方案」 (Engineering and Social Engagement: STS Insights and Action),約一個小時。中間休息十分鐘後,下半場是圓桌論壇:「工程渴望社會:台灣在地的行動方案」,與談人有陳玲鈴(台科大設計學院院長)、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和劉佩玲(國科會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主任、台大應力所教授),最後由Winner做簡短的回應。在前半場的演說中,Winner主要針對STS進行批判,認為STS創始於1970年代的背景在於核武、能源、環境等等問題對於社會的威脅,然而到了1980年代STS轉而著重在理論研究,譬如科學與技術的社會建構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等等,建立起STS的學術象牙塔,而忽略了社會實踐與社會行動。他認為反而是非學術工作者,例如記者,所撰寫的書,更具有STS的閱讀價值。由於人文社會學科的人在科技導致的社會問題上放棄了社會參與,因此Winner認為其他領域的人,例如工程師,應當接下這個責任。然而,對於目前面臨全球暖化和能源環境的問題,工程師該如何解決,Winner在演講最後也承認他不知道。下半場的三位與談者分別來自不同領域:設計、STS (陳信行教授說他以前在成大是學工程的) 和工程。首先陳玲鈴教授提出了一些成功的設計條件,產品創新的考量因素,以及設計者的警覺和反思,並舉出一些在台灣的設計產品。陳信行教授則是對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擁有的知識/技術和他們的社會地位、所得等等提出一些質疑,並且也指出了台灣工程教育的缺失。劉佩玲教授簡介INSIGHT中心及研究內容。接著,Winner對三位的演講內容做出回應,並且連同聽演講的人提出一些問題。老實說這個論壇看似跨領域的對話,其結果有點各說各話,問題來自於不同領域的人思考同一件事情有其不同的角度和觀點,而每個領域都有其學術語言以及慣性的思維模式,如果沒有克服這個障礙,跨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我最近閱讀STS的文章也出現類似的問題。

第二場是「當運動者面對科技:致勝的策略」(Activists Confront Technology: Winning Strategies),較詳細的介紹在這裡

第三場今天中午在清大社會所的研討室舉行,是非正式、非公開的演講,形式較輕鬆,講題是「創新與社會責任:跨領域設計的挑戰] (Innov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Challenge of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這場演講相當有趣,主要的內容是介紹Winner的學校RPI的一個學程,稱為PDI (Product Design and Innovation)。演講首先提到RPI成立於1824年,是全美國最早的理工學院 (另一個是西點軍校,但是西點著重於軍事科技,RPI以土木工程等起家)。傳統的理工學科教育是單一領域的,鎖定在特定的工業,像我們現在工學院的科系:機械、化工、電機等等,教育方式是課堂演講、單向式的(教授說、學生聽)、給習題、考試、固定的教學內容等等。到了1980年代,他們認為傳統的教育已漸漸不適用,因為產業界的組織彈性化、堅固的科層制轉為團隊合作,而且單一領域的訓練不足以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所以新的教育模型著重於彈性、創造力、跨領域學習、小團隊合作、創意思考等等。那麼STS該如何協助這個新的教育方式?因此在1990年代初期,該校開始討論PDI的概念,然後在1996年由校內的哲學、工程和建築專家合作撰寫計畫,並於1999年開始這個學程。修畢學程的學生授予DIS (Design, Innovation and Society) 學位。在所謂的studio courses (在工學院裡通常稱為專題或是實習課程) 中,是計畫導向的,並且沒有標準答案 (open ended problem)。Winner舉了幾個他們曾經開設的主題,第一個是「禮物」。目標是要設計學校的紀念品給來訪的貴賓或是校友。首先,學生必須要先閱讀一些文獻,例如人類學中談論禮物的意義為何、禮物具備的權力和義務、禮物給人的印象等等,接著再小組合作進行工程上的設計。從Winner播放的錄影檔中,實作過程就在一間大教室裡,每組圍著一張桌子進行討論和設計,並組裝成品模型。還有其他的主題像是「給年長者的便利設施」、「永續社會」等等。這種創新的工程教育方式令我感到十分新奇,因為在台灣的大學裡,工程教育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模式。原因滿多的,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談論這件事。美國在1980年代就已經發現問題的缺失並已經於1990年代實行新的制度,代表著台灣的工程教育落後科技先進國家至少十年,相信連帶地也會影響到產業界的發展,不可不警惕。這場演講讓經歷了六年台灣工程教育的我有不少省思的空間。

最後,很高興Winner這位STS的重量級人物能夠來台灣,為台灣的STS社群帶來他的經歷和看法,同時這週密集地參與STS活動,包括星期三和洪大仔等人的STS讀書會,讓我對STS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kawac 的頭像
    shinkawac

    Joel's Blog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