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到校本部的系所辦公室(我們實驗室離系辦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喔)看到一本手冊,是10月6日和7日的京都學生祭典活動。這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見識到京都祭典以及學生活動。於是我照著手冊上的內容,按時前往參觀。

10/6的活動地點在JR京都車站,有三個區域:中間站前廣場是動態的表演,一側的飯店前廣場是音樂表演,而另一側樓上大空廣場是校園音樂比賽。我先到了站前廣場,節目的內容滿多元化的,主題是世界文化。每當一個節目開始時,會有兩個工作人員抬出世界地圖,綠色的陸地上頭有一些國家塗上了橘色,並且貼上了國旗,這代表這次活動有表演的國家文化。這些國家分別是日本、美國、巴西、英國、法國、義大利、埃及、中國等等。表演者不一定是京都的學生,也有來自大阪的學校,更有社會人士前來表演,不只文化廣泛,年齡層和來自的地區也相當廣泛。日本的流行文化受到美國影響相當深,很多大學生的表演都相當美式,包括籃球舞、街舞、跳繩搭配的熱舞等等。有人表演巴西的傳統樂器、有舞蹈結合的魔術表演、足球舞、馬戲團特技、中國特技的扯鈴和單輪車,當然還有很多日本傳統文化,包括能樂、南京玉簾、穿和服跳俏皮的現代舞蹈、書道、以劍道為主的短劇等等,呈現了傳統與現代、日本與國外的多元文化風貌。由於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這個場地,另外兩個只有稍微看一下而已。音樂會由節目單看來,表演也十分豐富,各式西洋樂器演奏外,也有beat-box、重唱、中國樂器,當然也有日本傳統樂器。大空廣場是個令人驚訝的場所。從車站的一樓搭電扶梯到了大約四、五樓的位置便是舞台所在處,在往上便是很大的露天樓梯,旁邊還有電扶梯,一直延伸到九樓、十樓。樓梯和電扶梯的兩側是和車站合為一體的伊勢丹百貨公司,建築十分特殊。所以,露天樓梯變成了觀眾席,可以容納上千人,而這裡便是校園音樂比賽的會場。

10/7的活動位於平安神宮及其周圍,包括京都會館、岡崎公園、京都圖書館、京都美術館外圍。岡崎公園及京都會館廣場擺設了許多攤位,是園遊會的場所。大約12:15的時候,在平安神宮及其鳥居中間的神宮道上,舉行了遊行。首先是學生舉著「第5回 京都學生祭典」的牌子入場,後面跟著的人應該是工作人員及長官,接著是佛教大學的管樂隊,後面跟著兩位騎著馬的警衛,其後是穿著日本傳統樣式的現代服飾的學生入場,每人手上夾著兩片竹片當做響板,隨著充滿日本風的熱門音樂邊跳舞邊入場。麥當勞也來湊熱鬧,麥當勞叔叔帶著一群穿著紅色為底,黃色為輔的衣服的青少年,也跳著日式舞蹈。遊行隊伍最後則是抬轎入場,穿著典型祭典儀式服飾的男女學生,高舉轎子數次並高喊著bansai(萬歲),結束了遊行活動。


下午在神宮道上有三個區域,分別舉行不同年齡層的才藝表演比賽,我看的是大專以上的組別,共計有34組。表演的人數,少則六七人,多則四五十人,參加的人也不是全都是大學生或是社會人士,有的組別有老有少,似乎是家族動員參加的。表演的內容也十分多元,譬如熱舞、肚皮舞,不過大多數的表演還是以日本傳統文化為主的現代化表演。最常見的方式是穿著日本傳統服飾,或是以日本傳統風貌為底設計的現代服飾,播著日本風的電子音樂,跳著十足日本味的現代舞蹈。很多組別都使用相同的音樂,似乎是祭典的主題音樂(音樂裡穿插一段以京都路名為主的兒歌,大家如果有看柯南的電影「迷宮的十字路口」一定會像我一樣很有印象,在京都聽到這段更有感覺),手上夾著竹片響板,或是服裝上插著小扇子,或是使用傘、鼓,甚至揮舞著大旗來搭配,基本上就像是「洋酒和魂」一樣,將日本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西方文化中,呈現出新的風貌。

表演活動結束後,最後的活動高潮就在平安神宮內的大廣場。廣場內搭起了巨大的舞台,觀眾區中間還圍出一個區塊是一部分的表演場地。燈光、音效,加上上千人湧入,像極了大型演唱會。首先先由麥當勞叔叔帶著show girl表演一段跳繩熱舞暖場,到了6:30,由擊太鼓宣告活動的正式開始。長官及主辦學生簡短致詞後,由下午參賽的團體隨著主題音樂進行舞蹈表演(怪不得那麼多組別會以這種形式參賽,果真是十分典型的表演),然後是太鼓表演以及抬轎入場。而後是太鼓搭配剛剛的舞蹈再表演一次,這次是觀眾席間區塊內的舞者先表演,然後舞台上的舞者也開始進行,於是變成眼前和身後兩個方向都有表演,觀眾可以前後觀賞,被整個表演的氣氛包圍。接著,宣布了社會團體組表演的冠軍,獲得20萬日幣的獎金,走的是日本傳統風格,成員有中年人乃至小朋友,特色是臉上畫著類似國劇的造型,鼻子和雙眉間塗著白色方形最為顯眼,以扇子為主的舞蹈表演。後來有類似帶動唱的教學,教觀眾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是活動結束前要用的。接下來是大專組的前兩名上台表演,表演後當場宣布誰得到冠軍。其中一組是現代舞的表演,音樂頗具中南美洲原住民的風味;另一組是京都大學學生的熱舞表演。最後是由京都大學學生獲得冠軍,獲得30萬日幣獎金,成員欣喜若狂。最後以帶動唱收場,使用的便是主題音樂,很多人似乎對這個沒興趣,紛紛離開觀眾區,但是現場還是有數百位觀眾,不分男女老幼,隨著舞台的音樂和舞者一起動起來,使得場面達到最高潮,最後隨著音樂的結束也結束了整個系列活動。

這次的活動雖名為京都學生祭典,但是吸引了來自京都附近,包括來自大阪的人參與,參與的也不是只有各年齡層學生而已,還包括了中老年人以及很幼小的孩子共襄盛舉。這個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集結了數十間京都地區大專院校學生共同承辦,結合了企業贊助以及政府的支持,呈現了豐富的日本傳統文化,也展現了對其他文化的尊重與學習,更試圖使日本傳統文化以現代化或以結合其他文化的方式呈現。此外,以祭典為名,選在具代表性的平安神宮進行,更加強了神道教凝聚日本人民的向心力。各年齡層的學生藉由這項儀式,認識並傳承日本文化,極具教育意義。看了這次的活動,讓我不禁想起,台灣學生有沒有這樣子的活動?台灣的文化是什麼?台灣,仍舊處於國家、族群以及文化定位不明的狀態,我們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表演,讓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台灣文化?我們的教育裡有沒有這樣的內容?

PS1:跳繩熱舞已經上傳到Youtube,網址是http://www.youtube.com/watch?v=u-MIsCi2aOc
PS2:主題歌曲和帶動唱影片我在活動網頁上找到了,網址是http://www.kyoto-gakuseisaiten.com/sodehure_lectur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kawac 的頭像
    shinkawac

    Joel's Blog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