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有三棟給國際學生或學者的宿舍,分別是修學院、黃檗和宇治。修學院分館在校本部的北邊,黃檗分館在宇治校區附近,而宇治分館則是在宇治校區內。我住的是黃檗分館,走路到宇治校區十分鐘左右,算是相當方便。
黃檗分館有兩棟,比較大棟的像是一般日本公寓,走廊在建築物的一側,然後單人套房間間並排。另一棟的房間則是家庭式的,裡頭還有洗衣機等基本的家電設施。我剛到宇治校區的時候,還沒有我的房間,所幸實驗室的一名已經回泰國的博士後研究員Sorapong留下一間空房讓我暫住。黃檗分館大棟的宿舍又有分兩區,一區是比較新的,另一區是比較舊的。Sorapong的房間是比較新的,空間比較大,設備比較新,廁所和浴室是分開的。第一次進去看到房裡的書桌上有一台電視,還以為京都大學對國際學生那麼慷慨,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買的。到了十月,我終於有自己的房間,儘管是比較小一點的,但至少不用擔心Sorapong來日本時沒地方住。
房間一進去是一個小小的玄關,要脫鞋子踏到木頭地板上。進門的右側是一個小鞋櫃,鞋櫃前方是流理台和電爐,再前方是書櫃和書桌。書櫃下層有個小冰箱。左側是浴室,然後前方是床。玻璃落地窗外是陽台,用來晒衣服和看風景。每個房間的陽台是相連的,中間用隔板擋起來,萬一發生意外時,可以打破隔板到別的房間去。浴室非常狹小,我坐不進浴缸裡。洗手台的高度到我的大腿。馬桶還沒辦法做成直的,稍微轉一個角度。以上空間扣掉後,只剩一個人站的空間。我不了解為什麼日本人把國際學生的身材想得跟他們一樣矮小。
Supachai給我一些其他留學生留下來的廚具。因為我只待半年,而且在宿舍裡煮飯的機會很少,所以我只有買一個湯鍋而已。其他的廚具有微波爐和帶柄鍋子(在台灣煮鍋燒烏龍麵用的那種),還有一些餐具。星期六的晚上和星期天整天,食堂沒開,學校附近的餐廳也不一定會開。我不太會煮飯,加上工具很少,所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到學校對面的ozaki超市買調理包,或是到附近的AL-Plaza買壽司便當、白飯和炸物等等,或是到便利商店買泡麵。這些東西只要用熱開水或是微波爐就可以做好一頓飯了,又快又方便。
日本的牛奶種類非常多,很多牌子都標榜北海道鮮奶,而且價錢比台灣的鮮奶還便宜,味道香濃。但是,在日本買不到奶粉。我問日本人,他們不泡牛奶嗎?他們說,藥妝店買得到嬰兒奶粉,其他人不喝奶粉泡的牛奶。鮮奶放到微波爐裡加熱就變熱牛奶了。與牛奶有關的優酪乳、優格種類也很多。日本的水果種類少,價錢也高,我買過最便宜的水果是菲律賓進口的香蕉。日本產的水果最便宜的大概是小橘子(みかん,也叫做「蜜柑」,發音還有點像)以及小蘋果。在台灣也看得到的富士大蘋果或是水梨之類的,我買不下手。台灣號稱水果王國,種類多又便宜,日本人應該會相當羨慕吧!
日本的泡麵可謂一絕。日清這個有名的牌子,在日本有很多口味的泡麵。舉凡拉麵湯頭的基本款:味增、鹽味、醬油和咖哩一應俱全,還有分拉麵、烏龍麵和蕎麥麵等等。煮出來的麵非常Q,很有嚼勁,湯頭也令人回味無窮。台灣的泡麵吃起來多半像是泡了水的科學麵。泰國學生從泰國帶來他們的泡麵,有我最喜歡的Tomyangkun(海鮮酸辣湯),檸檬的酸配上辣椒的辣令人垂涎三尺,但是麵吃起來也不怎麼樣。果然還是日本人對整個泡麵研究得最透徹。
日本的水質雖然還稱得上乾淨,但是流理台水龍頭的水還是無法直接生飲。日本人都會在水龍頭上加裝濾水器,這樣過濾後的水就可以喝了。我在宿舍煮泡麵或是喝水,就是這樣來的,不用像在台灣一樣買礦泉水。研究室的辦公室也是一樣,大家泡咖啡、泡茶都是用過濾後的水。
小冰箱除了拿來冰水果和牛奶之外,更適合拿來冰梅酒。我在超市三不五時會買紀州梅酒來喝。日本人覺得梅酒是女人在喝的,可是我偏愛酸甜帶香的口感,比起烈酒灼燒喉嚨,梅酒讓喉嚨有溫潤的感覺。梅酒包裝外有幾種建議的喝法,譬如加鳳梨汁、加養樂多之類的,不過我照著上面所寫的比例去調,喝起來總覺得不甚搭調,也許是沒有買到正確的牌子吧!寒冷的冬天,即使在房間裡開著暖氣,睡前也要喝一杯梅酒讓全身暖和起來,睡覺的時候比較舒服。
吃吃喝喝的東西講多了,稍微提一下洗衣服的事情。每層樓有一台洗衣機和烘衣機,不過洗一次衣服要200日幣,所以貼身衣物都自己手洗,外衣平均一個星期洗一次。我很少看到有人用洗衣機,也許窮留學生為了省錢,什麼衣服都自己洗吧!相形之下,我還算比較奢侈一點。枕頭套和床單不用自己洗,每個星期一早上可以拿到一樓換新的,有專人負責洗,真是便民的措施。
這樣舒適的生活環境,宿舍費多少錢呢?由於黃檗有點偏僻,是個住宅區,宿舍費不貴,一個月13000日幣。這樣的金額,比台灣很多大學生租的房子還便宜,而且設備也比較好。網路費和水費沒有另外算,但是電費要自己繳。我們的電力公司是「関西電力株式会社」,電費白天和晚上不同,晚上比較貴。為了節省電費,我長時間待在實驗室,通常晚上十一點左右才回去。即便如此,一個月的電費5、6000日幣跑不掉。日本的電費真的很貴,所以日本還滿提倡節約用電的。其實我覺得,要在台灣落實節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調漲電費,然後尖峰時段的電費又訂得更高,這樣大家就會想盡辦法節省電費了。不過,只要一提到調漲電費,恐怕民眾會氣得跳腳,然後政客為了選票,就不敢漲價了。很慶幸我住的地方房價便宜,有位老同學之前去早稻田大學留學,住的宿舍一個月大約70000日幣。沒辦法,早大位於東京的新宿區,不貴也難。
這半年住在京都的日子過得真的很舒適,有時覺得比自己的家還舒服。我早已習慣一個人生活,獨居在宿舍裡也不會感到無聊和寂寞。
- Jun 20 Sat 2009 22:43
京大的住宿生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