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到京都的眾多古蹟之中哪個最有名,相信很多人會說是金閣寺,主要原因或許是歷史悠久而金碧輝煌的建築,而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或許也有加持的作用。

金閣寺(這個網頁包含金閣寺、銀閣寺和相國寺,網頁底下寫著Copyright (C) Shokoku-ji religiou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表示這三間寺廟同屬一個宗教集團,感覺起來好像連鎖企業一樣)位於京都盆地的西北邊,建於1397年,是由當時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興建的。設想在七百多年前蓋出表面貼滿金箔的建築需要多少財富和權力,可見當時足利將軍的地位不可一世。這棟金色的舍利殿完成後,由於表面金光閃閃,因此有了「金閣寺」這個暱稱。義滿死後,其子以義滿的法名「鹿苑院殿」當中的兩個字,將此命名為「鹿苑寺」,這才是金閣寺的正式名稱。金閣寺經歷多次戰亂,寺院裡只有舍利殿得以倖免於難,但是在1950年有一位見習僧林承賢縱火焚毀這棟古蹟,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955年仿原貌重建後的金閣寺。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便是由這個事件產生靈感,描寫縱火和尚的內心世界。

我在京都時去金閣寺兩次,第一次是和好友柏良一起去的,那時正值楓葉盛開的時候,通往寺院門口的參道兩旁遍佈紅葉,美不勝收。



這邊的遊客非常多,光是排隊買票就要等一段時間。這邊的門票很特別,是一張狹長的白紙,上頭用毛筆字寫著鹿苑寺,還有類似閣家平安等字樣,就像一張平安符一樣,值得保存收藏。進入狹小的門,往前走一小段路,眼前便是一座人造池,和座落在池畔的金閣寺。這裡的庭院,不禁使我想起之前去江南參觀過的許多園林,在不大的空間中,藉由建築物、植物和流水,打造出各種自然景觀,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彷彿置身大自然中。這個時節,金閣、綠樹和紅葉和映在池中的倒影,非常漂亮。



寺旁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做「陸舟之松」,據說是義滿將軍親自栽種的,至今有六百年的樹齡,是京都三大名松之一。之所以叫「陸舟」,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形狀像一艘在陸地上的船。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巖下水」,旁邊寫著「義滿公お手洗の水」(義滿公洗手用的水)。


這個小瀑布稱為「龍門の滝」,取材自中國故事「鯉躍龍門」,中間的石頭即為鯉魚石。


往山坡上走可以看到「安民沢」(安民澤),這個小池子中央有一個「白蛇の塚」,這個塚的由來在我手邊金閣寺的簡介中沒有提到,不過我記得當初在這個地方時,遇到很俗的台灣婆婆媽媽,竟然把這個扯到白蛇傳去,還說白蛇飛到京都來,然後一群歐巴桑開始笑,讓我覺得很無言。


坡頂有一座小茶亭,稱為「夕佳亭」,江戶時代的茶道家金森宗和非常喜歡這個地方。之所以稱為「夕佳亭」,是因為這邊在夕陽照映的景色絕佳。這不禁使我想起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也許「夕佳」就是出自這首詩吧!


這個「貴人榻」是專門給身分地位高的人使用的椅子。


在這邊喝一杯熱騰騰的抺茶,吃一份甘甜的和菓子,氣氛多棒啊!


在出口處有一間「不動堂」,裡面祭拜的是不動明王石像。既然這邊有寺廟,不免俗地在旁邊也有賣御守之類的紀念品,也有投幣式的籤筒,試試自己的籤運如何。


在京大在日文課時,西原老師說京都有一樣美景一定要去看,那就是下雪天到金閣寺,看白雪覆蓋在金色的寺殿上。這就是所謂的「雪映金閣」。於是,在最冷的二月,我每天期盼著下雪,希望可以在回國前看到此一美景。然而,京都的緯度不夠高,冬天即使有雪,往往落到地面就融化了。印象中待在京都半年,只遇過兩次積雪過腳的日子,而第二次積雪的時候我當然不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說什麼都要去看雪映金閣。

既知金閣寺平常人多,加上此一特殊景致,我一大早便來到京都車站,轉公車前往金閣寺。京都有三條觀光公車路線,這種公車在側邊有緞帶狀的「洛」字。另外兩個路線分別是紅色和黃色。這班101路觀光公車擠滿了人,而且幾乎都是要去金閣寺的遊客。


雪映金閣的景色,果然和秋天大不相同。




陸舟之松也覆上了皚皚白雪,不過松樹是十分耐寒的,所以可以屹立不搖上百年。


這次去就有特別拍到夕佳亭內部著名的「南天床柱」,這根不規則的木頭,撐起整個亭子,十分具有特色。


這是傳統日式屋簷的建築特色,用竹籤水平堆積,然後用竹釘垂直貫穿,完全沒有使用鋼筋水泥就可以撐起來。


金閣寺想必一年四季都很有看頭,只可惜我只在那邊住半年,而且住的地方離金閣寺又滿遠的,希望以後再去京都,看看春天和夏天的金閣寺會是什麼樣子。最近幾年氣候暖化,下雪的日子和雪量也越來越少了,說不定以後再也看不到「雪映金閣」這般奇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