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送行者」這部片是本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在獲獎後,我外婆很想看這部電影,碰巧我媽媽的一位朋友在龍巖人本工作,因此透過她索票,和爸爸共四人一起去看這部電影。



所謂的送行者(日文:おくりびと,漢字應該是「送り人」),負責清洗大體、納棺和整理往生者的遺容。劇中的男主角大悟原是一名大提琴師,因為經濟不景氣,樂團決定解散。在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後,只好和妻子美香搬回故鄉山形縣的老家另謀出路。有一天大悟在報紙上無意間看到一份求職工作,內容是旅行方面的工作,不需經驗,而且薪水很高。他以為是旅行社之類的工作,去應徵時還毫不猶豫地答應要接下這份工作,孰料這份「旅行工作」是送往生者最後一程的納棺師工作。於是,他便開始和社長學習處理遺體、化妝、穿壽衣等技術。當他太太得知先生做的是這份工作後,她完全不能諒解,還在氣憤之下說出真心話,「髒死了」,並離開他回到娘家。不但妻子不支持他,就連小時候就認識的朋友,澡堂老闆娘的兒子也疏離他,也要他辭掉這份工作。此時大悟面臨煎熬,是該辭掉工作喚回妻子和朋友,還是繼續工作並忍受週遭人異樣的眼光呢?在社長的勸導下,他決定繼續從事這份工作。到了大悟的技術足以獨當一面後,在工作上逐漸獲得死者家屬的肯定。妻子因為懷孕,再度回到他的身體。後來,澡堂老闆娘過世時,大悟親自處理遺體,其認真執著的工作態度,獲得妻子的認同,也讓他的朋友對於之前對母親不孝的行為難過不已。最後,傳來大悟離家多年的父親過世的消息,他對父親離開的不諒解,使他一開始不願意去接遺體。經過妻子和社長的勸說下,他挑了一副上等棺材和妻子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在遺體前,葬儀社人員粗魯地處理遺體的態度讓大悟和美香相當不滿,美香怒斥他們離開,並說了一句「我丈夫是納棺師」,反映出她對丈夫這份工作的改觀。在處理大體的過程中,在父親手中找到一顆石頭,這是大悟小時候和父親藉由交換石頭傳達石語的那顆石頭。大悟拿起石頭,回想起小時候的種種,再把石頭拿到妻子的腹部,有一種傳承的意味:一個生命的死亡,另一個生命的誕生。故事便在這邊結束。

這部片是近幾年我看過難得一見好看的日本電影。故事的題材特殊,是關於殯葬業的工作,是一般人不願意碰觸的禁忌話題,卻又是人生不得不面對的死亡課題。既是以人生的悲離為主軸,片中卻摻雜許多幽默詼諧的橋段,也有許多溫馨親情的片段,使這部片不致於從頭悲傷到尾,在電影的過程中,心情像是洗了三溫暖一樣,時而大笑,時而流淚,看完電影後震憾內心許久。故事反映出許多的現實問題,尤其是一般社會對於殯葬業的態度。死亡是我們不願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我們對於死者表達出最大的敬意,但是我們對於協助我們處理後事的工作者持什麼樣的態度呢?殯葬業者每天遇到的都是人生最悲慟的事,面對死者家屬痛哭流涕,碰觸的都是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心裡承受的負擔,絕對不比死者家屬輕。然而,我們社會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恐怕也是像片中美香一開始的態度,「髒死了」,或是和大悟的朋友一樣,覺得是很丟臉的工作吧!但是,如果死者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又是如何呢?你會說自己親朋好友的大體是骯髒汙穢的嗎?大悟在片中展現的認真工作態度,是對死者的最高敬意,是殯葬者的典範。我們應該給予這些協助處理後事的辛苦工作者致敬,沒有他們的協助,許多人無法風風光光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昨天看到一些這部電影的幕後花絮。這部片的構想來自男主角本木雅弘,他有一次在葬禮看到納棺者,對這個行業感到興趣,便萌生以這個題材製作一部電影的念頭,於是找了編劇和導演完成這部電影。為了演出稱職的大提琴手和納棺師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行業,他每天花費不少時間學習這兩樣技能。音樂的部分由著名音樂家久石讓操刀,不但得考慮符合這部電影題材,也得兼顧片中大提琴手這個角色,配樂十分動聽。在片末謝幕名單中,有本木雅弘展示完整的納棺過程,其水準不輸職業的納棺師,他的敬業精神贏得工作人員的高度肯定。這部片的靈感既然來自於他,相信他在這部片中絕對是全力以赴地演出,也因為如此,才使得這部電影更加生動精彩,將納棺師這個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