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我負責的一間歐洲客戶下了十片wafer的工程批(eng lot),每片wafer下500顆die,每片wafer的製程不一樣,封裝的製程相同,客戶想看測試的結果和wafer製程的關聯性。測試的結果差異很大,有的良率90%以上,有的良率竟然是0。當我報這個數據給客戶的時候,客戶的反應竟然是,我早就預料到有些wafer測出的結果會是如此。客戶只是要下工程批來驗證他的想法是否正確。同樣地,這間客戶前陣子下的品質批(qual lot),他們送去歐洲某間實驗室分析出來的結果和客戶的預期有些落差。我和產線討論後,向客戶提出需求,希望他們能給我們200顆good die調參數。客戶很爽快地答應了,而且也很認同我們願意幫他們改善品質的作法。

我接的日本客戶最近想投一批品質批,而使用的molding compound(壓模膠)之前在別的客戶的料使用上發現一些問題,我跟客戶建議不要投。客戶說,儘管他們知道做出來良率會掉,但是他們想study這支compound和die的相容性,因此還是要求我們做這批料。

反之,最近我接的一間台灣客戶則是為了good die的事情吵翻天。那間客戶一直不肯給good die讓我們去驗證製程有沒有問題。他們給的wafer都是good die被取光,剩下的fail bin die。由於wafer下鐵框,送來這邊的時候,抽驗就會發現表面汙染,因此我們不認為這樣可以做驗證。客戶似乎認為我們在找他們麻煩,說別的封裝廠可以這樣做,為什麼我們不行?還說,「你知道一顆good die多貴嗎?5塊美金耶!」總之他們就是為了想省這樣的成本,不肯先投工程批,想直接衝量產。

前陣子聽到接美洲客戶的同事說,他的客戶下工程批,若是沒有用完一片wafer上所有的die,剩下就直接scrap(報廢)掉,不會讓wafer二次進線。

歐美和日本的客戶難道會認為一顆die很便宜,所以明知道有可能良率很差也要進線嗎?當然不是,他們願意花這樣的錢是為了要驗證他們的想法,要從中吸取經驗。沒用完的die全部報廢聽起來很浪費,但是可以避免二次進線所造成的品質影響,所以那間客戶寧可這麼做。台灣的公司一直強調cost down,但是該花的錢還是得花,不能因為cost down就完全犧牲掉品質,也犧牲掉學習的機會。當台灣客戶在質疑我們「為什麼要給good die,這樣成本提高就沒有競爭力」的時候,也應該要想想「為什麼很多國外客戶都有給good die,而且他們的競爭力很強」,競爭力跟成本有絕對的關係嗎?說不定正是因為他們肯花這些錢,才讓他們的競爭力提升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