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博的規模相當龐大,參展的館與入園的人數都相當多,因此要在三天內看完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有的館只能看外觀,甚至有的區域根本都沒經過,像是美洲區、國際組織區等等。這篇文章主要是附上一些外觀具有特色,但是沒有機會進去看的館。
最大的遺憾是歐洲區的一個大館--英國館。英國館排的人也相當多,要搶早上第一個去看才有機會不用排隊。可惜我們入園的第二天選了瑞士館,結果纜車沒開。入園的第三天天氣還不錯,應該有開放,所以當初應該在第二天一早看英國館。英國館的外觀是個帶剌的球,館內的核心是種子聖殿,代表著綠色植物的多樣性。白天透過觸須傳導陽光提供內部照明,晚上則由觸須內的光源照亮整個建築。十分具有巧思的設計。
波蘭館的外觀像是剪紙藝術,進去看過的人說裡頭有蕭邦的音樂。
俄羅斯也是C區的大館之一,由許多塔樓組成,每個塔樓的圖案不同。晚上塔樓會呈現黑、紅、金三色,十分漂亮。
瑞典館是由四個小館組成,中間縷空的部分呈現瑞典國旗上的十字。牆上的十字也相當藝術化。此外,將牆上的圖案展開,便是斯德哥爾摩的街道圖。
烏克蘭館非常顯目的是太極圖案,真想不到烏克蘭和太極有什麼關聯。(O.S. 韓國人:太極是我們的!)
拉脫維亞館由10萬個彩色透明的塑料所構成的圓柱狀建築,入口是一個螺旋梯。
愛沙尼亞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築,但是他們很清楚地將該館的理念寫在門口:為城市的明天儲蓄智慧。
接下來是B區的東南亞及大洋洲國家。首先是泰國館,簡直就像泰國的寺廟一樣。
菲律賓館的主題是「動感之都」,因此牆上以許多手代表舞動的感覺。
馬來西亞館的形狀像是一艘木船。
汶萊館雖然很小,不過入口的圖案彷彿帶領遊客進入熱帶雨林的感覺。
印尼是個半中空的建築,有高聳的樹以及竹子,十分具有熱帶風情。
柬埔寨不用說,最著名的當然是吳哥窟。
紐西蘭館擁有階梯狀的自然景觀區,充分突顯出世界上最後一塊淨土的美名。在階梯裡便是室內的展覽區。
D區的石油館白天看起來也許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晚上從浦東岸邊看,色彩繽紛奪目。可惜距離太遠,拍不出效果。
韓國企業聯合館的水波盤旋造型,來自韓國傳統舞蹈「象帽舞」。
E區既然被稱為城市最佳實踐區,想必許多建築設計有其巧思。馬德里的這棟建物是由竹子搭建,旁邊的「空氣樹」是由太陽能電池與風車組成,十分節能。
倫敦的這棟建築號稱「零碳」,也是透過再生能源及綠能達到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溫哥華曾被選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許多華僑移民的首選。這棟採用大量的玻璃,透過溫哥華和煦的陽光,造就舒適的居住環境。
這棟既是西安的案例館,也是一棟廣告。明天在西安將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很好奇跟花博差在哪裡,明年有空的話去西安看看好了:P)。
寧波滕頭村是唯一個入選的「鄉村館」,結合自然景觀的設計,打造出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模式。
澳門這棟老當舖--德成按,是示範如何將歷史建築改造成行業博物館。
成都的活水公園,有小橋、流水、涼亭、水車和熊貓的園藝造型,結合中國古典風以及四川的特色。
法國阿爾薩斯館的太陽能牆相當醒目,牆面和附近種滿了綠色植物。太陽能板隨著日照強度和溫度由電腦控制,調節室內的溫度以及減少能源消耗。
最後是A區的夜景。日本館俗稱為「紫蠶島」,表面是輕薄的發電膜,是一棟像生命體一樣會呼吸,對環境友好的建築。日本大概是亞洲裡最注重環保的國家,館的設計也突顯此項概念。這館看起來又像紫色的太空船,不免想起鋼彈…
北韓和伊朗館並列,風格迥異。伊朗館很有伊斯蘭風,北韓館…很北韓。
印度館的屋頂令人聯想到印度服飾上的花紋。後面就是之前介紹過的大蛤蜊--世博文化中心。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屋頂是沙丘的樣子,可惜晚上看不出來。
土庫曼晚上的燈光十分耀眼。
以色列館其實是由兩座流線型的建築組成,像環抱的雙手,也像一枚貝殼。可惜從高架橋上只能看到透明的那面建築。
左方是巴基斯坦,伊斯蘭城堡和中國宮殿形成強烈的對比。
從世博的手冊上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館設計者的巧思。世博結束後,各國的館或許拆除,或許運回國內重新搭建。期待五年後米蘭世博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
- Oct 31 Sun 2010 07:49
世博的遺珠之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