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程:世博(瑞士館→阿爾及利亞館→羅馬尼亞館→奧地利館→荷蘭館→挪威館→愛爾蘭館→芬蘭館→丹麥館→冰島館→中國館→世博軸)

有了第一次去看世博的經驗後,我們體會到要排到熱門館,非得在一大早就到入口排隊等安檢,然後一進去就衝向那個館,因為那個館看完出來後,其他的館就要排隊了,所以最熱門的館一定是第一個看,要不然就是等晚上人比較少一點的時候再看。當天我們6:30左右就到馬當路的入口(從這個入口進去的人比較少,因為乍看之下這個入口離世博園最遠,而且又要搭地鐵才進得去,其實這個入口會比較早安檢,而且地鐵出口離我們最想看的瑞士館最近),等到8:30開始安檢。安檢後到地鐵月台這段路,果然又是熟悉的場景--一堆人拼命往前衝,插隊、擠人樣樣來。地鐵開到終點站,一堆人衝出車廂往電扶梯跑。電扶梯有兩台,只見右邊那台先有老太太重心不穩往後跌倒,然後後面的人就像骨牌一樣,有些人也跟著跌倒。緊接著左邊的電扶梯也發生一樣的事情,所以兩台電扶梯在今天開始營運不到半分鐘的時間立刻停止。有人抱怨說,這種事情常發生,為什麼主辦單位非得要讓電扶梯運行不可,反而造成危險。

瑞士館
我們早就鎖定瑞士館是第一個想看的館,所以連出站後的奔跑路線都先規劃好了。果然我們是第一個到達瑞士館的。瑞士館之所以人氣那麼旺,最大的賣點便是可以搭纜車。可惜今天天氣不佳,我們聽到工作人員說今天停止開放纜車。這時候想衝去別的館也來不及了,只能自認運氣不好。


儘管9:00開放入園,實際上館內9:30才開始讓遊客進場。我和朋遠來認識的兩位朋友聊天的時候,旁邊的武警問我們從哪裡來的。其實他聽得出來我們是台灣來的,倒不是因為台灣的口音特別,而是用字譴詞不同。武警說,立陶宛有位立陶宛籍的工作人員曾經在台灣學中文,來這邊和當地人講中文,當地人聽的出來這不是大陸的中文。武警舉個例子,像台灣人會說「溝通的管道」,大陸人則會說「溝通的渠道」,因為台灣的水是用管路輸送的,大陸則是用渠道。聽起來似乎滿有道理的。所以以後到大陸,別以為講中文就不會讓大陸人知道你是台灣人,除非你很熟悉當地的用語。這是排隊的時候的一段小插曲。

進入瑞士館首先也是螺旋式地往上爬,然後到樓上的一個黑暗的房間內,有許多不同身分的瑞士人的看板。按一下右邊兩顆按鈕(一顆是中文,一顆是英文)的其中一顆,人物就會開始跟你介紹瑞士。在房間的最裡面有個大螢幕,可以看高空拍攝瑞士雪山的美景。




從瑞士館眺望德國館。


在走道上有許多像望遠鏡的東西,不過這可不是讓你看世博園的美景,而是瑞士的風景。


搭不成纜車,遊客只好坐在纜車上拍照過過乾癮。


一樓有瑞士商品店,有swatch手錶,但是沒有賣瑞士小刀,因為刀子在園內是違禁品。


阿爾及利亞館
接下來我們就在C區尋找非熱門但是比較值得看的館。非洲國家中,南非和埃及人都滿多的,阿爾及利亞算是中等,所以我們就去看一下這個館,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非洲風貌。這個位於北非,信奉伊蘭教的國家受阿拉伯文化影響滿深的,不論是服飾或是建築都有阿拉伯風。該館不論是外觀或是內部,都像是當地的房子一樣。






羅馬尼亞館
羅馬尼亞館的造型非常具有特色,是一個切開的青蘋果。該館的主題是Greenopolis,指的是綠色城市,加上羅馬尼亞盛產蘋果,因此有了這個建築的構想。


館內並沒有展示文物,倒是有個舞台。我們參觀的時候,正值表演時間,因此我們就坐在觀眾席(小塊蘋果的切口)上看表演(舞台在大塊蘋果的缺口處)。首先是男生的音樂表演,接著是女生上台和男生共舞,最後是舞台到觀眾席和觀眾共舞。




靠近出口處有個房間,裡面有許多木塊。每個人可以寫下自己的心願,然後堆在建築物上,有點像在玩疊疊樂。


奧地利館
從下面這張照片就知道為什麼要去看奧地利館了,因為幾乎不用排隊。


一進去館內便感受到一股涼意,有一個斜坡模擬阿爾卑斯山的冰雪。


接著是一個長廊,牆上的畫面會隨著四季變化。有些動物或是物品如果觸摸的話會動,所以從照片可以看得到有人在摸牆壁,看看有什麼東西會動。


說到奧地利,不得不令人聯想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據說在維也納,你如果問當地人「你會不會樂器?」其實是個笨問題,應該要問「你會幾種樂器?」,看見當地音樂教育之普及。現場當然就有樂器表演。


荷蘭館
荷蘭館是個大型的露天建築,主題是「快樂街」。這個館的特色是沒有特定的出入口,而且由於動線相當長,所以自然沒有排隊的問題。另一個特色是因為完全露天,因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拍附近的各個館。此外,所有的展示品都放在玻璃櫃裡呈現,而玻璃櫃是進不去的,所以只能在走道上參觀。


說到荷蘭,不免聯想到木鞋、鬱金香和風車。這裡沒有木鞋和風車,倒是有鬱金香的溫室。


這裡展示著特殊的瓷器。


加水站。


皇妃的皇冠都拿來參展了。


抽象的藝術作品。想像一下人喝了那麼多種酒後會變什麼樣子。


Miffy熊。


挪威館
挪威館的造型也別具特色,以木頭為底材,白色的布象徵著白雪覆蓋,十分具有北歐風情。


挪威館體恤辛苦排的人,在排隊處有個舞台,以小提琴和歌聲使排隊的人不至於感到枯躁乏味,是個十分貼心的設計。


入口旁清楚地揭示了挪威館的主題:挪威,大自然的賦予。


館內以木板和螢幕突顯出峽谷和冰川的特徵。


現場展示了一根「十年的冰」。


這是挪威的原始人嗎?挺可愛的。


挪威館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木造建築極具特色,不但呈現了自然景觀,也強調了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是我最喜歡的小館之一。

愛爾蘭館
一如許多館的設計,愛爾蘭也是斜坡的方式入館。


愛爾蘭打造了一條時間長廊,展示了愛爾蘭的發展史。


傳統愛爾蘭式的房屋內部樣貌。


近代的愛爾蘭呈現多元的文化。


愛爾蘭儘管有介紹著名歌手像是U2的波諾、西城男孩等等,但是像踢踏舞、聖派屈克節、都柏林的發展等等沒有著墨,讓我覺得有點期待落空的感覺。

芬蘭館
芬蘭館的造型也是一個經典之作--一個白色的大碗公。碗公裡面是空心的,參觀動線是從碗底沿著碗緣螺旋式上升。


碗的中間真的什麼都沒有,除了兩塊石頭外,讓我同行的朋友看了有點傻眼。




建築物另一項特色是,材料是木塑複合材料的廢料,相當環保。


館內的內容倒是沒有什麼好特別介紹的,NOKIA想必大家也不陌生。最特別的或許是出口處有一台電腦,可以當場拍照並輸入心得,這樣的留言板會存成電子檔。

丹麥館
丹麥館也是個露天建築,也是螺旋狀的設計。


丹麥館最大的賣點就是貨真價實的小美人女從哥本哈根港遠渡重洋,來到上海參加世博。據說這是小美人魚第一次出國。


螺旋狀的走道沿路都有板凳可以休息,而板凳有許多特殊的圖案設計。


丹麥這次在世博大力推動腳踏車,在館內的右側便是腳踏車道。在入口填寫資料後就可以借一台腳踏車來騎館內的自行車專用道。同行的朋友去借了一台來騎,他說腳踏車的設計很特別,一般的腳踏車踏板往反方向踩,頂多只是齒輪往反方向轉而已,這台則會立刻煞車。此外,雖然這台沒有變速,但是騎上坡時絲毫不費力,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設計。儘管有些不習慣,總體而言還是滿好騎的。


冰島館
冰島館排隊的人雖然不算長,但是這個館規定一個小時只開放一次,一次200個人。真是奇怪啊,為什麼這個館要這樣規定?


進去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進去後只有一個昏暗的大房間。大家在地上隨便坐。接著便開始播放介紹冰島的影片。這時我和朋友一連看那麼多館也累了,就休息一下。幾十分鐘的影片結束後,旁邊就是出口。就這樣,其他什麼也沒有了。這是唯一看了之後受騙上當的館。冰島真的除了影片之外沒什麼好展示的嗎?後來想想,也許是之前金融海嘯導致冰島破產,沒錢設計館內展覽,只好播放影片吧!

中國館和世博軸篇幅較長,會另外寫一篇,敬請期待m(_ _)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