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以為在實驗室的人都已經吃飽了,可是還在的人都還沒吃,於是我們一夥八個人,又到了食堂吃晚餐。這次,我特別注意到食堂入口處的牆上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動態圖,據松村小姐早上告訴我,這個校區是日本研究地震預測的地方。

這次用餐,我的對面坐的是第一位在職的博士生。和他聊天有點辛苦,因為他的英文不好,所以在跟我用英文談話時,頭都側向一邊去思考英文字,完全沒有看我一眼。不過,我還是盡力地去聽他想表達的東西。他在奈良的一間小公司做研究,那間公司是生產鈦金屬的,而他的研究是將鈦金屬取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其中一片導電玻璃,另一項研究則似乎是AAO法成為二氧化鈦奈米線(這部分他的英文表達有障礙,我只能這樣猜測)。目前他有一半的時間在工作,另一半的時間在這裡做研究。我問他是不是在今年五月發表過paper,因為我在五月的時候有讀到這篇。他很高興我有讀他的paper。他已經讀五年了,預計這個月月底可以取得博士學位。得到學位後,就會返回奈良專心地從事他的工作。Supachai比較厲害,他三年就拿到博士了,不過也在這邊做了三年多的博士後研究,預計明年二、三月的時候回到泰國,從事跟汽車有關的工作。我問他,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關嗎?他笑說,一點關係也沒有。

回到實驗室後,是大部分留下的人離開的時候。我從Supachai那邊得知,那些碩一生都在京都市外宿,每天要搭一個小時的車到實驗室。我問速水裕,為什麼要選擇住在京都市?"Because it's a city."他這樣答道。宇治校區相較於京都市,畢竟還是個小城鎮,生活便利性和多樣性比不上京都市。這些碩一的學生,平常大概十點、十一點才會來實驗室,然後通常晚餐吃完後就會回家。而其他人,大部分在晚上八點左右也會回家。我也「如境隨俗」地,很不習慣地,在八點的時候離開實驗室,回到宿舍。

回到宿舍,這裡真是舒服。雖然是單人房,但是十分有家的感覺,非常享受。今天早早回來,卻感到十分疲憊。調整時差或許不是太大的問題,台灣跟日本也才差一個小時而已。更需要調整的,是適應這裡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型態吧!

明天早上,Supachai要製作一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我同時請他介紹實驗室的環境及規範,並會和他討論我的研究該如何進行。才來兩天就不得閒,明天就要開始上工做研究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kawac 的頭像
    shinkawac

    Joel's Blog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