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館
早上六點多去安檢入口排隊的好處,除了第一個館可以搶先之外,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拿到中國館的預約券。進入每個入口的前一百名遊客可以拿到當日的中國館預約券。許多中國的遊客來世博,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看中國館。這樣的想法跟我不一樣,我覺得中國人既然到了世博就應該看看其他國家的東西,反正中國館以後會繼續保存,而且中國地大物博,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文化,實在用不著特地來看中國館。我就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反正台灣館會搬回台灣,儘管我是新竹市民,不用排隊就可以入場,但是我還是等到搬回來之後再看。況且,離我家騎機車不用十分鐘就可以到的距離,實在不需要特地來上海看。應該把時間花上其他不容易看到的館上。

中國挾著主辦國的優勢,將中國館設在世博軸旁,畫了一塊很大的土地,蓋起一座巨大雄偉,猶如中國宮殿般的建築。從芬蘭館旁的高架路上,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中國館的屋頂。


中國館的夜景。




雖然中國館預約券上有寫時間,但是其實不一定要在那個時間去。主辦單位可能是希望拿到票的人錯開以疏散一下人潮。我們晚上六點多去的時候,即使有預約券也是大排長龍。據說一天會發放一萬張預約券,加上旅行團以及個人來排隊的,一天光是進入中國館的參觀的人數就有好幾萬。

這張照片可以顯示在館內一樓排隊的部分人潮。只是館內的一部分而已,館外還有更多人在排隊。


中國館是棟挑高六十幾公尺的建築,參觀區域都在上面照片顯示的屋頂區域。館內分三個區域,第一區是「東方足跡」,第二區是「尋覓之旅」,第三區是「低碳行動」。

在東方足跡區裡,首先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的石柱,柱子的底面有螢幕,播放著大陸形形色色的人的日常生活。


接著,我們又要排隊進入一個可以容納700人的劇院,裡面播放著稱為「春天的故事」的一部關於中國都市30多年來的變化的影片,全長約8分鐘。出了劇院來到了「歲月回眸」區,展示著不同年代城市景觀與家庭擺設的變化。

下圖是一張城市的圖,原為黑白,隨著時間的發展,新開發的部分會用彩色的燈光著色,然後向外擴散出去。


另一區展示著70、80、90年代直到現代,室內傢俱及擺設的變化。








下一部分「智慧的長河」是我覺得中國館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一面數十公尺,形狀像是岩壁的牆面上,投影出清明上河圖的部分,有分日景和夜景。圖中的人物有數百位,全部以3D的方式呈現,並且會移動,彷彿在模擬北宋時期汴京城的生活樣貌,如靈活現,栩栩如生。


這區的另一面則寫著大大的「國之瑰寶」四個字。走進去一看,是一尊秦陵彩繪銅車馬。由於我們是站在水平的電扶梯上移動,所以照片拍出來的結果不甚清楚。


「希望的大地」呈現的是綠色家園,人與自然、城市的和諧發展。


「童心暢想」長廊掛了98幅兒童的繪畫,內容是對城市未來的夢想。這是少數有國家館針對兒童專設的區域。

第二區「尋覓之處」是以乘坐軌道車的方式參觀。到這裡又是滿滿的排隊等著上軌道車的人潮。


在月台上車前看到一則小插曲。有對母女好不容易排到,準備要上車了,結果媽媽坐到離月台比較遠的座位上,女兒沒有坐到這班車,於是大罵服務人員為什麼沒有安排她們母女坐一起。這時車子剛開動,媽媽聽到女兒的聲音,大喊一聲「我不坐了!」,於是擠開安全桿,往月台猛然一跳,雙腿先著地,然後屁股往後跌坐。真搞不懂這有什麼好罵的,又為什麼非要坐一起不可。女兒看起來都已經二十幾歲了,還需要媽媽陪嗎?差一班車又會怎樣?車子已經啟動了,還不顧他人和自己的安危跳車,真是搞不懂她們在想什麼…

軌道車裡佈置的場景自然具有中國風,小橋、流水、園林、涼亭,雖然看起來有點江南味,可惜太假了。




最後一區「低碳行動」是中國展示他們節能減碳的方式,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生質能等等。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國,是溫室效應最大的殺手之一,然而表現低碳行動的館,是由許多能源和物質打造出來的,無疑是一大諷剌。






整個中國館看完,感想是從第一區到第三區每況愈下,虎頭蛇尾,賣弄自己的強勢蓋了一座如此富麗堂皇的館,卻沒有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內涵,尤其是城市方面並沒有突顯出中國的特色,甚是可惜。

台灣館
在中國館的出口便可看到台灣館。雖然沒有進去參觀,不過台灣館的夜景也十分漂亮。天燈的造型不但能表達中華文化,霓紅燈的變化也十分具有巧思,是個小而精美,具有文化意涵的設計。我發覺得天燈的色系如同彩虹的顏色般變化,所以一直在等,希望能拍到所有色彩。不過,色系變換的時間有點久,所以只拍了幾個比較精彩的畫面。








世博軸
世博軸位於A和B區的交界,是條貫穿世博浦東園區的高架通道。世博軸最精彩之處在於靠近黃浦江岸邊,那裡有水舞表演,還有燈光絢麗的建築造型等等。

水舞表演。


盧浦大橋,連接盧灣區和浦東區。橋的燈光顏色會變化,我覺得最好看的是彩虹的顏色,五彩繽紛。




世博文化中心,造型像著大蛤蜊。


最好看的景莫過於最靠近黃浦江,形狀有點像冰淇淋甜筒的燈飾造型,燈光多樣化。






其實這裡的景還有一個特殊設計,那就是在這個造型與岸邊中間,有一大塊方形的小凹槽,裡面有很淺的一層水。這層水的目的是產生倒影,所以拍出來會變成下面的樣子,別有另一番風味。




角度抓得好的話,連中國館及其倒影都可以照得進去,這恐怕也是主辦國精心設計的一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kaw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